马拉松赛事为何越来越贵?

对于热爱马拉松的运动爱好者来说,2023年的各类赛事已经接近尾声,期待已久的2024年赛事又将来临。然而,在报名过程中,许多跑者发现热门马拉松的名额依然难以获取,报名费用也上涨了不少。有人甚至戏谑道“跑步的成本已经超过了打车”。随着中签率降低,黄牛倒卖参赛名额的现象愈发严重,有些名额炒到两千元,跑步的门槛费已超出机票价格,这让众多马拉松爱好者感到不满。这项运动为何越来越昂贵呢?

马拉松赛事为何越来越贵?

根据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的报道,获得马拉松参赛名额主要有几个方式,包括抽签、直通名额、慈善名额、赞助商名额以及官方邀请等。张先生已经参加正式的马拉松赛事六年,他注意到中签率逐年下降,其中一些热门赛事仅通过慈善名额或赞助商名额才能获得参赛资格。以上海马拉松为例,其中签率相当低,官方提供的慈善名额需要先到先得,但并不保证能够成功抢到。

王先生是一位参加多个马拉松赛事的资深跑者,他表示国内热门马拉松的中签率极低,很多人不得不依赖慈善名额。例如,一些赛事设有若干赞助商名额,每位赞助商都会分配一定的参赛资格。他认为,付费购买慈善名额也是可以接受的,因为这些费用会用于慈善事业,能让跑者们一边跑步一边做善事。

然而,马拉松赛的开销却在不断增加。王女士今年参加了几项赛事,坦言费用逐年上升,尤其是住宿和交通。她在成都跑马拉松时,往返机票和住宿就超过了四千元。根据粗略统计,今年国内多场赛事的报名费上涨幅度在6%到100%之间,例如哈尔滨马拉松的报名费由去年的150元涨至200元。

尽管王女士对报名费涨价能够理解,但对为名额支付高价则表示不可接受。她认为,国内特定地点的金牌马拉松名额竞争激烈,很多爱好者愿意花心思参与,但支付高额费用却没有意义。

刘女士负责某公司的赛事运营,她分析道,马拉松赛事的整体办赛成本显著提升。十年前,广马、北马的报名费在50至150元之间,而现在全马报名普遍在200元,半马在120元左右。虽然过去十年的涨幅看似很高,但与整体经济水平的上涨并不算过分。

马拉松赛事期间,游客涌入城市,给当地交通、餐饮和住宿带来了挑战。如果政府没有有效监管商家,可能会出现涨价现象。这不仅影响了赛事的参与体验,还严重影响了跑者对城市的整体印象。

在二手交易平台上,针对热门马拉松名额的倒卖情况屡见不鲜。刘女士提醒跑者要仔细筛选,不要轻易相信高价名额。虽然组委会不允许名额转售,但由于部分渠道的失控,一些人便趁机牟利。

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马亮教授指出,将马拉松赛事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一条良性发展之路,但必须做好配套服务,以应对赛事对城市的挑战。马拉松比赛短时间内汇聚大量人群,相关的交通、住宿和餐饮等问题都需妥善解决。结合旅游、休闲的马拉松活动,应当提升组织水平,确保能够顺利开展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,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理念也愈加重要。主办方在提升比赛体验的同时,也应关注赛事的可持续发展,与品牌共同建立健康的马拉松文化和市场环境。